本网投稿邮箱:396312141@qq.com|当前时间:2024-04-24 14:58:25

眉师附小共同体暨三苏路共同体语文“同课异构”活动顺利开展

作者:眉师附小 发布时间:2022-10-21 12:57:08

“语文”,看到这两个字,人们总不禁想起语文书中那些印刻着我们儿童时光的名篇,这些课文不仅承载着我们童年的记忆,更是伴随和促进我们成长的摆渡船,而老师则是那个领航的摆渡人。“究竟如何用好课本教会学生理解和表达?”这是语文教育永远探索的课题。

曾蔚2.JPG

本学期三苏路小学共同体、眉师附小共同体合力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活动,各个学校的众多优秀的老师齐聚眉师附小崇礼校区,围绕三年级上册课文《金色的草地》进行教研。

本次活动由眉师附小崇礼校区的徐欢老师和眉师附小府街校区的曾蔚两位老师进行献课,两位老师为了本次需要展示的课堂也早早就开始做准备,经过几天的讨论和磨课,最后呈现了两节非常精彩的课堂。

    徐老师的课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进行导入,“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草地呢?”一个问题迅速打开了课堂局面,引起学生的注意的同时,也逐步引入了课文。课堂讲解毫不拖泥带水,两三步简单的过渡后便直击重点进入了第3段。本课出自作文单元,重点是体会“观察”,了解蒲公英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在教学的过程中,徐老师紧扣目标,从“发现”一词引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仔细的观察,同时理解和概括蒲公英如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其间穿插着反复阅读与品味,孩子们的每一次阅读都比上一次更能读出文章的韵味。课堂的最后,更是从课文拓展到生活,孩子们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去描写睡莲,描写得分外生动可爱。

徐欢1.JPG

曾老师是跨校区上课,她在课前便聊天似的和孩子们讨论起了蒲公英的话题,师生的距离迅速地拉近,正式上课后孩子们也极其自然地进入了课堂氛围之中并走进了课文。“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围绕着金色的草地写了哪两个场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曾老师所提的每一个问题或者要求都是像这样的准确且细致,所以曾老师的课听起来不拖沓不冗杂。同时,她还会搭配小任务,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且各个任务也是层层递进的,隐隐有些像闯关游戏,既能突破又有趣味。最精彩的是曾老师带领孩子们去解锁本课第3段的语言密码:作者先是发现了蒲公英颜色的变化及变化规律,再是提出疑问(这里曾老师让孩子们尝试提出不同的问法,充分尊重了孩子们的多元解读),最后探寻结果,将结果用更有趣味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又引出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找到了语言密码并构建起了表达框架,在这“双重buff”的加持下,孩子们最后观看含羞草的视频,并很轻松地就能将自己对含羞草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便结束了。

    两位老师献课时,众位老师也在观看时认真听课。献课结束后便是评课环节,眉师附小、三苏路小学、思蒙小学、多悦小学等各个学校代表都做了精彩的发言,内容过多就不赘述了,总结如下:两位老师的课都精准地把握住了重点,体现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徐老师的引导能力很强,对课文的理解非常透彻,课堂紧凑连贯,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和能力的培养,但提问方式还可以精进。曾老师更体现了生成性的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将课堂交还给了学生,教学设计层层递进,重学也重用,但还需注意课前的准备和时间的把控。

    评课的最后,崇礼校区书记兼府街校区副校长刘芳老师做了最终的点评和总结。刘书记非常诚挚地赞扬了两位年轻的老师及他们的课堂,一番话也点明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引起了在座老师们的深思。语文这门课究竟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知识、习惯或者方法?本次教研或者说每一次教研,我们研究的都不是这一篇课文、这一堂课,而是如何运用好每一篇课文,上好每一堂课。我们需要注重结构化,情景化和思维化,促进学生去发展说和写的能力。另外书记围绕着本单元习作重点“观察”,强调了“敏感生活”“找寻角度”的重要性,课后是需要观察的,课上则是需要学习表达方式,二者相融合,才是学习作文、学习语文。

最后,非常感谢两个共同体所有老师的积极参与与指导,本次三年级语文教研顺利结束。